郑州工商学院:走好“三条路” 深耕科技成果转化 赋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日期:2023-10-12  作者: 来源:  浏览量:390

郑州工商学院认真贯彻落实河南省委提出的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围绕应用型、地方性、开放式的办学总体定位,着眼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走好三条路,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培育出一批高水平发明专利和学术著作等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效果良好。

一、走好科学研究与绿色生态环境建设之路

二十载如一日,开拓创新,勇于担当,坚守科研一线,把研究成果写在大地上,为地方绿水青山增色助力。农工党河南省委委员、农工党中央第十七届美丽中国建设工作委员会委员、我校工学院梁亦欣教授多年来积极推动教学改革,秉持教研并重的原则,在绿色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取得优异的成果。她主持、参与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水专项高盐分废水治理、河道生态净化与修复、生态补偿、排污权交易、排污许可等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等5项,见证了我国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由水污染治理到水生态修复,再到三水统筹的发展历程。相继完成了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河南省水生态保护、引江济淮水污染防治等规划及研究课题50余项,以规划为引领,助力我省打赢污染攻坚战。先后主持或参与制定了河南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餐饮业等地方标准10余项,并多次在各省辖市进行标准宣贯、企业达标现场帮扶等,以标准为准绳,依法守护绿水青山。


梁亦欣教授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行之有恒,方能致远。她时刻关注生态环境保护、碳达峰碳中和等热点话题,积极建言献策。撰写的《亟待完善黄河流域三水统筹的水生态保护协同治理机制》《推进绿氢技术攻关和产业发展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新能源体系下现代煤化工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建议》等多篇高质量社情民意,被全国政协、农工党中央及省政协等采纳,撰写的《加强水环境新污染物治理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被全国政协单篇采用。以上研究成果在得到广泛应用的同时,她先后获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省环保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省社科联调研成果一等奖1项、发明专利10余项。她始终发挥高校的智库功能,坚守科技工作者初心,主动承担社会责任,通过科技创新和知识分享,推动科技进步,为地方经济发展创造价值。

二、走好科技创新与古建修复耦合发展之路

聚焦建筑工程生命健康,古建筑生命延续用真心。我校工学院岳建伟教授多年来致力于历史建筑和土遗址保护修复、土的本构关系、桩基础工程理论与技术、结构抗震技术等方面的科学研究,长期坚守在教学一线,关注科学研究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探索,将工程领域技术难题及行业前沿成果引入课堂,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和专业实践能力,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近年来,岳教授领衔的科技创新团队深入开展土遗址、砖石古建筑、木结构古建筑、革命文物等不可移动文物劣化机理、修复与安全评价的应用基础理论、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在古建筑的防损、诊治和修复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相继完成国家、省级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112篇(其中SCI\EI收录45篇),出版《土木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等著作6部,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8项,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授权发明专利15项,转让专利2项,为古建筑安全监测和保护作出突出贡献。20239月,由我校申报、岳建伟教授领衔的河南省土木工程智能诊治研究中心获批省级工程技术中心。


为河南省土木工程智能诊治研究中心揭牌

三、走好科技成果转化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育人之路

近年来,学校在科技赋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不断发力,先后成立8支科技入企志愿服务团,支持青年科技工作者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将科技成果应用于企业生产和实际生活中,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郑肖贞、郭闪闪、陈丽霞等青年教师,积极开展数据采集器、土地交易监管系统、实景三维数据引擎平台、建筑道路施工降尘处理系统等技术攻关,获批发明专利8项,完成300余万元发明专利技术转让,同时将科技普及、社区服务、成果输出作为使命,指导学生在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等赛事中屡获佳绩,不断推动科技服务和创新,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助力。


学校科技入企志愿服务台走进企业

此外,学校全面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推进校政企合作。出台《青年教师专业实践工作管理规定》《科研项目资助和科研成果奖励实施办法》等政策,为广大教师走出去提供制度保障,近三年累计投入经费245余万元,组织1357人次赴郑州凯雪冷链股份有限公司、河南信安世纪科技有限公司等开展挂职锻炼和生产实践,建设校外企业教师创新实践流动站15个,其中获批河南省首批产科教融合教师创新实践流动站1个,校级产科教融合教师创新实践流动站5个。分层认定双师双能型教师394人,占自有专任教师队伍的30.2%。承担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7个,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力推动了校政企研用协同,教学做赛创融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和发展。

(撰稿:张瑞君 孙亚光)